咨询热线 

400-123-4567

主页 > 案例中心 > 合作案例

泰国驻华大使阿塔育·习萨目:中泰合作的成功经验在东盟内部具有示范作用
日期:2024年10月04日    来源:网络

  (东博社记者/黎敏 张诗蕊)泰国是中国亲密友好邻邦,地处东盟核心地带,也是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国家。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中泰命运共同体稳步构建。近期,泰国驻华大使阿塔育·习萨目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为我们讲述了中泰共建“一带一路”的成绩与新征程。

  不难发现,“中泰一家亲”的“心联通”,不仅是双边关系的亮丽名片,更已化作实实在在的经贸联系,为两国人民带来长长久久的福祉。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纽带和平台,中国提供资金,支持了许多区域互联互通项目的建设;借助这一平台,东盟和中国还可以开展政策沟通、落实重要共识。作为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将东盟与中国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增进相互理解、促进交流合作起到重要作用。”阿塔育·习萨目在评价“一带一路”倡议落地东盟的积极影响时说道。

  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国和东盟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而中国与泰国之间的合作与成功经验,则在东盟内部形成示范作用,助力区域互联互通新格局形成。“泰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成果是修建泰中铁路。泰中铁路有助于实现泰中之间经贸投资物流网络连接,也将为泰国与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的互联互通奠定基础。”阿塔育·习萨目说道。

  泰国积极共建“一带一路”,影响还具有多层次性和长效性。不仅推动了本土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和人才队伍的成长,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园的发展。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泰两国积极推动相互投资,建设工业园区等。例如,在中国西南部的广西,我们有中泰崇左产业园。”阿塔育·习萨目介绍道。中泰崇左产业园自 2012 年建设以来,契合“一带一路”建设和泰国产业发展需求,依托广西丰富的资源,重点发展了糖业循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得到泰方的积极支持与肯定。而随着中国消费者购买力的提升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泰国也将积极推动跨境电商的发展。阿塔育·习萨目表示,“一带一路”不仅为两国经贸合作提供了良好环境,也为中泰两国在教育、艺术等人文领域创造了合作条件。

  2022 年11 月 17 日,泰国“天使之城”曼谷亮起了“中国红”,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首次访问泰国的日子。其间,中泰两国高层亲切交谈,共叙“中泰一家亲”,并翻开两国关系新篇章,宣布携手构建更为稳定、更加繁荣、更可持续的中泰命运共同体。2023 年,随着双方合作利好的成效喜人,交流关系更上一层楼,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泰之间的合作有望芝麻开花,节节高。

  提及中泰合作,亲切可感的是,越来越多的泰国农产品在中国成功打开了销路。除了产品本身品质好外,这也得益于中泰两国的深度合作。

  2022年,中泰双边贸易额保持破千亿美元水平,达 1350 亿美元,同比增长3%。截至2022年,中国对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12.9亿美元,成为泰国最大外资来源国;中国企业在泰共签订承包合同额 497.1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26.5亿美元。这些数据均显示了中泰合作下,释放经济效能的巨大优势和潜力。

  阿塔育·习萨目自2019年任泰国驻华大使以来,见证了双边合作不断开花结果。近期他也在多个不同场合表达了对中泰两国在后疫情时代下,加强重点产业合作、推动核心技术突破的建议与信心。

  “首先是粮食和农业领域。农业和粮食对泰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泰国农民数量庞大,约占全国劳动力的1/3;但农业生产对GDP的贡献率仅为 8%,耕地主要用于生产易受价格波动影响的初级农产品。因此,‘智慧农业’是泰中可以紧密合作的方向,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基于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和大数据等创新技术,向智慧和精准农业转型,提高本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产品供给的多样化。”

  实际上,在中泰双边贸易额的增长中,农业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这是由中泰经济的互补性决定的。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生效实施,其对农业投资采用负面清单方式作出高质量承诺,也将吸引更多中国企业在泰国发展高品质农业。

  近年来,中国制造的农业植保无人机不断为泰国当地农民赋能,推动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安全。图为泰国农民尼空在黎逸府操作大疆农业植保无人机 图源:新华社

  阿塔育·习萨目还指出,“泰中两国可以加深合作的另一个领域是旅游业。为提升游客体验感和便利度,我们可以建立一个通用的支付系统。中国强大的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和数字支付系统是泰国可以借鉴的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中泰两国已于2022年11月19日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泰王国商业部关于电子商务合作的谅解备忘录》,随着双方电子商务合作机制的建立,将推动物流、配送、电子支付等领域合作。中泰两国建设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丝路电商”伙伴关系,佳期已至。

  中泰共建“一带一路”10 年以来,无论是“软联通”的情谊,还是“硬联通”的愿景,都在双边不断拉紧的友好合作纽带下,行稳致远。站在新起点上,中泰两国正努力寻求平衡、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

  第19届东博会期间,阿塔育·习萨目参观“广西国际友城进东博”特装展区 摄影:李红婷

  阿塔育·习萨目向我们分享了2023年以来,中泰如火如荼的自发性商务考察和研学交流动态。“中国边境口岸恢复开放后,许多泰国的大学生和教职员工参观访问了中国的大学,目前有近8000名泰国学生在中国学习。也有很多泰国政府官员及商界人士前往中国,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2023年9月还将有至少200名泰国商界人士前往中国北京、天津,挖掘泰中之间更多的商机。”

  “中国在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清洁能源开发等方面都处于领先位置,对泰国企业有巨大的吸引力,希望未来两国能在这些领域继续拓展更多合作机遇。”以绿色转型为例,据阿塔育·习萨目介绍,2021年,泰国启动了“BCG”政策,即生物经济、循环经济与绿色经济模式,作为国家战略,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2022年,泰国担任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时,还推动各国共同通过了“BCG”目标。可见,泰国在助力绿色转型方面,行有方,方有果。

  而让绿色转型的理念从政策、共识层面,向社会生产生活全面铺开,中泰之间亦有极大的交流合作空间。阿塔育·习萨目从常驻中国的见闻里感慨道:“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当我去到中国的不同省市时,都能看到当地人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中国企业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也很成熟。泰国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结合中国在这一方面的发展经验,双方有望拓展更多新的商业合作模式。”

  猜也蓬府是泰国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图为中国企业金风科技在泰国运维的猜也蓬府风电场项目 图源:新华社

  泰国有句谚语叫“ 撒什么种子结什么果”,中国也有句谚语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中泰之间的合作之义,是互利共赢下,不断厚植的政治互信、经贸合作、民心相亲之“种子”。而随着区域协同发展成为新时代下中国—东盟关系的大主题,中泰两国以及中国—东盟都有望收获更为丰硕的协同发展新成果。